詹天佑的故事

  • 詹天佑的故事已关闭评论
  • 436 次浏览
  • A+
所属分类:励志语录
摘要

九九语录网收录“詹天佑的故事”,属于励志名言,正文部分内容如果我们乘坐火车从北京去张家口,经过八达岭时,在长城脚下的青龙桥车站,可以看到有座青铜人物塑像巍然屹立在月台旁。这人气宇…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下“詹天佑的故事”吧。

詹天佑的故事

如果我们乘坐火车从北京去张家口,经过八达岭时,在长城脚下的青龙桥车站,可以看到有座青铜人物塑像巍然屹立在月台旁。这人气宇轩昂,双手插在裤袋里,昂首挺胸,目视远方。这就是我国近代著名科学家詹天佑的铜像。

詹天佑出生在南海一个茶商家庭里,当时正当列强入侵,国家落后,各行各业都要受外国人欺压,他父亲的生意也日益衰败。父亲失意中常时年幼的詹天佑说:“孩子,要有志气,给咱国家争气,只有自己争气才能不受外人的欺侮呀。”幼年的詹天佑喜欢用泥巴照图书上的图画捏制火车、机器模型,可他从来没有在自己的国家里见过真正的火车、铁路。父亲的教海,使他萌生了振兴祖国.、扬眉吐气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理想。

詹天佑从小喜欢动喊筋,凡事都想弄个明白。有一次,嘀嘀嗒嗒的小闹钟吸引了他的注意力,他坐在桌旁,两手托着腮帮,全神贯注地盯着闹钟。

他的小脑袋里面装满了问题:为什么秒针总是按着同一个节奏不快不慢地转呢?为什么没人动它,它自己就会走?为什么看不出分针、时针动,实际上它们都在走呢?

到底是怎么回事呢?我要看个清楚。于是他从父亲的工具箱里翻出改锥、钳子、镊子等,把闹钟一件件拆开了,等他把闹钟的构造弄明白,再重新组装,可就难了。

不是零件装错了地方,就是零件多出来,装不上去。他拆了装,装了拆,几天的时间,都在兴致勃勃地干这同一件事,仿佛面时的不是一道难题,而是一种极有趣的游戏,因为只有这样,他那灵活的刁、脑袋才能充分地“转”起来。

詹天佑十二岁时考入了留美幼童预备班。在美国的十年中,烟囱林立的工厂,四通八达的铁路、公路交通在他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;相比之下,祖国落后的情形深深触痛了他的心。发愤学习,科学兴国,为中国人争口气!他立下这样的志向,从小学到中学,最后从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,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。

詹天佑学成归国,正值中国被列强瓜分蹂躏之时。1900年,清政府决定修建从北京通往张家口的京张铁路。张家口是北京西北的军事重镇,又是通往内蒙古的商旅要道,因此,修建这条铁路,拥有对这条铁路的控制权至关重要。

沙俄和英国你争我夺,相持不下,谁也不想让这块大肥肉落进对方嘴里。最后,双方达成的协议是只要铁路由中国人自己修,他们便谁也不插手过问。事情之所以这样解决是因为在他们看来,中国人根本不能自己修筑铁路,最终还是要求助于他们。

有的外国人扬言,中国人修建这条铁路,至少要用五十年时间。更令人气愤的是,他们居然用枉蔑的口吻说:“修建这条铁路的工程师恐怕还没出世哩。”看着外国人在中国的颐指气使、横行霸道,听着他们近乎侮辱的轻蔑的言语,詹天佑义愤填膺,毅然担任了这项工程的总工程师。

1905年,詹天佑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工程现场,心中只有一个信念:为中国人争这口气,修成自己的铁路。他背着标杆、经纬仪,骑着毛驴,奔走在荒山野岭。

从北京往西北直到张家口的大大小小的山梁、沟谷都留下了他深深的足迹。工作服,在攀登峭壁时剐破一件又一件;鞋子,在紧张的奔走测量中磨坏了一双又一双。就这样,白天定点、浏量,夜晚计算、核实、制图、设计。

有个声音总在他脑海里回响:全世界的眼睛都在注视着我们,我们的成功与失败不是个人的事,而是我们国家的事。他精益求精,一丝不苟地工作着,一连几个月和工人吃住在一起。

经过三四个月的测量、定线,京张铁路于1905年8月破土动工了。由于施工路段多是深沟险壑,山高岩厚,程难度是世界罕见的。

别的不说,单是从居庸关到八达岭一段,就有四处要挖隧道。当时筑路的机械设备落后,经费经常短缺,但詹天佑袍定一个决心:修不通铁路,誓不回北京。

顶着各种困难与压力,他全身心投入到工程中。为了加快随道的开掘进度,他研究出了南北对凿的方法。时最长的八达岭隧道,(1091米),他担心南北对凿出现偏差,又想出了新的办法:

从山顶凿井,再从井底与两面对凿。这样,不但难题解决了,还增多了工作面,加快了工程进度,成功地开凿了世界上少有的大隧道。

隧道全部凿通了。詹天佑刚刚舒展开的眉心又皱了起来—从南口到八达岭一段,地势陡峭,火车开不上去。怎么办?他苦苦思索,又得良策,在青龙桥附近,将铁路建成“人”字形,再设计两个特大的火车头,上山时一个在前面拉,一个在后面推,这样,无需盘山绕远,便能越过山岭。

1909年10月2日,通车典礼在如洗的碧空下举行,与会的中国人交口称快:我们胜利了。詹天佑望着如巨龙蜿蜒出没在群山中的铁路,脸上绽出会心的笑容。

中国人自己建成7铁路,工时比预计的六年缩短了两年,费用只有外国人预算的七分之二。詹天佑的铮铮铁骨、勃勃志气给中国争了口气,为中国铁路建筑史写下了辉煌的篇章。

如今,詹天佑依然巍然屹立在铁路近旁,一双目光炯炯的眼睛永远注视着那条巨龙伸向远方。